摘要:
针对近距离煤层开采后遗留煤柱下位特厚煤层回采巷道布置的技术难题, 以开滦集团唐山矿为研究对象, 综合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现场实测等研究手段, 对上位煤层采动后的底板破坏深度、残留煤柱底板应力分布及下位煤层巷道顶板非均布载荷下易被破坏的原因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 上位煤层开采引起的支承应力导致的最大破坏深度为31. 5 m, 对下位煤层回采巷道布置产生影响; 煤柱底板的垂直应力分布具有明显的非均布性, 下位煤层回采巷道更易达到抗拉极限而产生变形破坏。同时对比了下位煤层四种巷道布置方式下的主应力分布特征, 优选出内错式和平移式布置方式。进一步, 通过巷道的应力改变量Δσ 和位移改变量ΔD 评估回采巷道顶板受应力及变形的不均衡程度, 结合数值模拟计算和现场工业性试验数据印证, 得出9#煤层工作面回采巷道最佳内错距离为37. 5 m, 为特厚煤层回采巷道布置提供了借鉴依据。
中图分类号:
蔡渝梁, 翟成, 余旭, 孙勇, 唐伟, 武建国. 近距离特厚煤层回采巷道合理布置优化研究[J]. 煤炭工程, 2024, 56(4): 8-15.